谁能批:四级联动审批机制
农村宅基地审批权已明确下放至乡镇政府,实行“一窗受理、联审联办”。具体流程如下:
1.村级初审:村民以户为单位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交申请,需提供户口簿、身份证及《农村宅基地使用承诺书》。村集体经济组织需在10个工作日内召开成员大会审议,公示期不少于7日,重点核查申请人资格、用地位置及面积合规性。
2.乡镇联审:乡镇政府整合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组建联合审查组,重点审查用地规划、地质安全及农用地转用手续。例如,河南省规定乡镇政府需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涉及农用地转用的需额外20个工作日。
3.证照核发:审批通过后,乡镇政府同步发放《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农村宅基地批准书》,明确建房层数、面积及风貌要求。
4.关键红线: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如城镇居民、退休干部)禁止申请宅基地;出卖宅基地后再次申请、选址不符合规划等情形将被拒批。
怎么建:全流程质量管控
1.规划先行:村庄规划需统筹生态保护、抗灾防灾等因素,明确“三区三线”(生态保护区、耕地保护区、建设控制区)。例如,重庆市万州区要求新建房屋远离临崖、临水危险区域,建筑层数不超过三层。
2.设计施工:低层住宅可选用政府免费提供的标准设计图集,委托乡村建设工匠施工;三层以上住宅需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施工图,并由专业施工队伍承建。住建部门需对建材质量、施工安全进行抽查,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公布不合格建材黑名单。
3.验收监管:乡镇政府需落实“三到场”制度——建前核验用地、施工中检查安全、竣工后验收合规。河南省明确要求验收环节核查是否超面积、是否符合风貌管控要求。
哪不能碰:五大禁建区域
1.耕地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严禁建房,违法占用将面临拆除及耕地复垦费5倍罚款,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2.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区域禁止新增宅基地审批,违规建筑将被强制拆除并生态修复。
3.历史文化保护区: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核心区内禁止新建现代风格农房,需保持原有风貌。
4.公共空间:村道、广场等集体土地禁止侵占,宅基地外擅自建房属非法占用土地。
5.切坡危险区:严格控制削坡建房,确需利用不利地段的需采取护坡、挡土墙等工程措施,否则不予审批。
2025年的农村自建房管理,既保障了农民“安居权”,又守住了耕地、生态、安全三条底线。村民需主动学习政策,依法依规建房,共同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