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徽派文化

苏式合院设计建筑中踏跺垂带做法讲解

发布时间:2025-06-04 09:12:12    浏览次数:    作者:徽派建筑

  在苏式合院建筑中,踏跺垂带作为连接地面与台基的重要构件,不仅承载着实用功能,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工艺美学。垂带踏跺以其独特的形制与精巧的工艺,成为苏式合院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垂带踏跺的核心在于两侧的垂带石。这些石条斜向垂下,形态宛如垂带,不仅起到保护行人安全的作用,更增添了建筑的整体美感。在苏式合院中,垂带石通常采用天然石材,如青石或黄石,经过匠人精心雕琢,形成规整的斜面结构。垂带石与地面交接处需做到严丝合缝,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固与美观。垂带石下方常设有象眼石,形成三角形空间,既设计巧妙又实用,可防止雨水侵蚀台基。




  在垂带踏跺的构造中,基石的铺设同样关键。基石分为上基石、中基石和下基石,层层递进,稳固支撑整个踏跺。上基石紧邻阶条石,俗称“摧阶”,其表面常做精细处理,以与台基风格相协调。中基石与下基石则根据踏跺高度与宽度进行合理设计,确保每级台阶的平整与舒适。

  苏式合院中的垂带踏跺在细节处理上尤为讲究。垂带石与台阶之间需保持一定间距,通常为15公分左右,既避免行人行走时磕碰,又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台阶的级数也遵循传统阴阳学说,多为单数,如三步或五步,以平衡阴阳,寓意吉祥。垂带石的数量则与台阶级数相呼应,形成和谐统一的布局。

  在工艺方面,苏式合院的垂带踏跺注重石材的选用与加工。匠人常根据石材的纹理与色泽进行搭配,使垂带石与台阶石在色彩与质感上形成互补。同时,在垂带石表面进行雕刻或打磨处理,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如苏州网师园轿厅垂带踏跺端部作如意纹饰,便是清代江南地区特色做法的体现。

  此外,苏式合院中的垂带踏跺还常与台基、月台等构件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在台基或月台侧面设置的抄手踏跺,便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设计。它位于侧方,为行人提供便捷的通行路径,同时与垂带踏跺形成呼应,共同构成苏式合院独特的空间秩序。

  苏式合院建筑中的垂带踏跺,以其独特的形制、精巧的工艺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式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它不仅承载着实用功能,更传递着匠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