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徽派文化

徽派建筑设计中会有什么瞬间呢

发布时间:2020-09-25 11:34:03    浏览次数:    作者:徽派建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的论述:“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为砖石凝成的史诗,中国传统建筑并非仅仅作为器物而存在,建筑文化的诞生也往往源自人之情感的迸发,其传承则体现了聚落中世代对这份情感的寄托与尊重。

  纵览如画河山,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群星璀璨,而“以山为骨,水为脉”的徽派建筑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烟雨连绵的江淮大地,那片黛瓦白墙承载了古老徽州的记忆,更记录了徽派建筑中诸多动人片段。

  山墙和门楼围起的家园

  比起以颐和园为代表的北方园林开山造湖之磅礴、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叠石理水之秀丽,属于徽派庭院的总是那方被高高山墙与门楼围起的天地。

  山墙,是房屋建筑的两侧墙体。徽派建筑的山墙又被称为“马头墙”,即两侧山墙用青砖垒砌,使其高出屋面、超出屋脊,然后用水平状的山墙檐封顶,墙脊覆盖黛瓦,墙面高度循屋顶坡度向下逐层跌落,两侧呈阶梯状,墙角上翘,形似高昂的马头。


徽派建筑设计


  马头墙的由来与徽州地势紧密相关,据《安徽地志》记载:“徽人多商买,其势然也。”作为徽派建筑发源地,徽州四面环山——西面为黟山,东面是白际山脉,北方是障山,南边是牯牛降。地处山峦之间,耕地不足,经商便成为了古徽州人重要谋生渠道。

  外出经商便意味着长久的离别,而留守家园的总是老弱妇孺。信息闭塞,山地又多匪盗,只有筑起高墙,把窗缩小,让建筑呈现似“碉楼”的形态,方能御敌。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徽派建筑高墙小窗的特点。

  除了防盗,这种高大山墙还有另一个作用:当一间屋子起火时,马头墙高出屋面和屋脊的建筑方式可以有效阻挡火势蔓延,所以马头墙又得名“封火墙”。

  同样高高耸立的,还有门楼。门楼位于徽派庭院大门外部,其结构和筑法类似房屋,顶部有挑檐,门框和门扇装在中间。门楼上常装有横梁,两侧有柱,同时在檐下留有装饰图案的空间。

  门楼有多种分类,主要有在门上留有大片空间用于悬挂字匾的“字匾门”,在屋檐下方垂吊折柱的“垂花门”,在门框上方使用弧形设计的“拱形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