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徽派文化

“美丽乡村”景观设计要素 建科园林景观设计

发布时间:2023-03-14 16:02:23    浏览次数:    作者:徽派建筑

  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与自然环境,对乡村景观设计理念实行相应的调整,结合实际情况,对乡村景观设计方案予以灵活变通。由此,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推动乡村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逐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下面小编浅谈一下“美丽乡村”景观设计要素,希望对您了解“美丽乡村”有帮助。

  1、民居建筑

  乡村民居建筑与景观存在着紧密联系。乡村民居建筑是反映乡村社会生产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与人文风俗特征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乡村历史发展进程、乡村居民思想价值观念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映。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顺应自然客观规律,保护民族文化,尊重当地的人文风俗,保留民居建筑原有的景观风貌。




  针对乡村民居建筑的整治更新,主要从功能和外观两方面着手。从功能方面来说,需适合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习惯;从外观方面来说,要保证民居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景观环境的协调性。针对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乡村民居建筑,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1)新建建筑。根据乡村整体规划和定位,对新建建筑外观形态加以引导,让新建建筑与景观保持统一协调性。

  2)乡村中保存完好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民居建筑。要加大对此类民居建筑的保护力度,并对出现破损的典型民居建筑进行翻新修复。

  3)针对乡村中外观不美观、功能不完善、结构不稳定的闲置民居建筑,需对具有翻修价值的实行翻新修复,对不具有翻修价值的予以清除处理,且按照乡村整体规划要求,以木质结构代替砖瓦结构,打造返璞归真的效果。

  2、绿化

  1)秉承因地制宜原则,优选本土植物

  在保证植物种类多样化的基础上,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优选本土植物。本土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养护管理成本低廉等优势。同时,本土植物更容易与当地其他动植物形成完整且稳定的生态系统——这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是极其重要的。本土植物可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体系,避免千篇一律的城市园林景观模式。另外,在主要选用本土植物的基础上,还可以选择一些能够适宜当地气候环境,与当地动植物和谐共生的外地植物,以此来丰富景观,提升其观赏价值。

  2)兼顾实用性需求与美观性需求

  传统乡村绿化注重实用性,而“美丽乡村”绿化则要更加注重观赏性。笔者认为,乡村绿化的实用性需求与观赏性需求并不矛盾。乡村绿化景观设计既要全面满足乡村居民的实用性需求,又应兼顾乡村居民的观赏性需求。我们可以在种植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生态价值的果蔬。一方面为人们提供纯绿色无污染食品,另一方面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3)丰富色彩层次,改造季相景观

  针对彩叶树种不足,季相变化单调的情况,在“美丽乡村”绿化景观设计时,应当引入彩叶树种,丰富空间色彩。同时选用季节性变化特征鲜明的植物品种,填补季节过渡期的景观空白。

  4)丰富植物群落搭配层次

  通过乔木、灌木、爬藤植物与草皮的协调搭配,形成多层次、多样态、多色彩的植物群落。其中,高大的乔木,夏季可以遮阴;爬藤植物沿墙壁生长,形成垂直绿化,既可以增强夏季室内的阴凉,又可以吸附灰尘,净化空气,改善室外环境。

  5)加强植物养护管理

  一般情况下除少数爱好家庭园艺的村民以外,大多数村民都忙于农耕生产,无暇经营植物。对此,在乡村绿化景观设计时,应优选成活率高,养护管理需求低的植物,如竹子、石榴等。

  3、围栏

  民居建筑和围栏共同形成了景观空间。围栏主要有砖体、木质栅栏和砖木混合三种结构。无论围栏采用哪种构成形式,都要注重美观性,突出地域特色。通常来说,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乡村,对防护要求并不高。为此,可以将围栏打造成木质格栅或竹篱笆等形式,贴近自然,感受淳朴。对砖体结构的围栏,可以在围栏外侧描绘“和谐乡村”宣传图景,一方面起到文化宣传作用,另一方面增强围栏的美观性。

  4、休憩设施

  休憩设施是指景观中的连廊、花坛、桌椅等。为休憩设施设计时,既要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又要确保外观形态与整体景观的协调性。从经济因素方面来说,有必要对休憩设施的繁琐装饰予以精简,一方面节约投资成本,另一方面满足使用便捷性需求;再者,尽量应用节能环保材料与技术,以延长休憩设施使用寿命,减轻环境污染。

  5、景观小品

  在景观设计中,配置景观小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整体景观的观赏性,突显乡村人文气息。景观小品的艺术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只有与景观相互呼应,才能保证整个景观体系的统一协调性。

  配置景观小品要从视觉观赏性和文化内涵性两方面予以考量。首先,如果配置的景观小品不具有视觉观赏性,那么也就意味着景观小品失去意义;其次,景观小品作为彰显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有助于增强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改善景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