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徽派文化

徽派“三雕”中砖雕是徽派建筑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布时间:2020-11-23 15:11:38    浏览次数:    作者:徽派建筑

  至今幸存的“三雕”作品,是民间匠师们世代长累月惨淡经营才奉献于世的,它是古代劳动人民辉煌的劳动创造的勤劳的累绩,是为后人留下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给我们研究,借鉴和学习前人的文化艺术成果,提供了一份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

  有人说:“徽派具有特殊的魅力,是个童话般的世界”这话不假,由于它以发展早,从汉、西晋,直到宋元,北方土族因战乱等原因,纷纷南渡入居这块土地上,所以徽派至今不仅在歙县东乡竦口,西乡向杲尚有汉、晋时期的古砖窑遗址,而且更保存繁多的古建筑,祠堂、寺院、民居,特别是建筑物的青灰色砖雕,更是玲珑剔透,清新雅淡,美不胜收,让我们共同来了解它、认识它、欣赏它。

  这此制作精美,而极有丰富的砖雕,是民间杰出匠师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它的起源,追溯到汉画象砖的形成和发展,根据研究表明,汉画象砖大都是模印砖坯,后入窑炼制,嵌砌时再进行修刻而定型,如云南昭通县出土的一块汉画象砖,雕刻技术已相当完善,图案有少士、伎乐、滚龙、飞雁、帷幔、花卉,以及仿木建筑的二十余种,虽然全是单色的青砖雕刻,但由于雕面高低起伏产生的明暗效果,却给人以丰富多彩的感觉,徽派歙县古墓葬中掘出的汉砖,规格为30×14×6cm,砖面有麻布纹,则有款字和纹饰,质地非常细腻坚固,风格古朴典雅,可略见其所具有的刻制工艺水平,目前大量存在的明代建筑的砖雕上,大部脊饰吻兽,鳌鱼等都是模印烧制而成的。明初的砖雕手法,粗犷简炼,平底浑朴,藉助于浅刻造型,多为充填式的横图,风格各不相同。


徽派建筑


  徽派处在万山中,地狭人稠,粮食缺乏,生活之源仰给于山,山民迫于生计,经商外地,为光宗耀祖,造福子孙,集资在故里大兴土木,营建祠堂、廟宇,因此大户普遍建筑雕门楼,因此徽派砖雕在当地建筑中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它独有的普遍性的建筑装饰风格。

  综上所述,徽派砖雕来源于汉画象砖逐步演变到后期的繁复、细致华丽的结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简约地向我们提示徽派砖雕来源的梗概。

  徽派砖雕表现形式:

  一般来装饰门罩、门楼的人字墙,神龛等砖雕,规格一般30-40cm长,26-30cm高,根据门楼大小而定。由于工匠们长期的艺术实践,各类题材已找到完美的表现形式。如雀替、枋头内各式各样的狮子,梁驮华板内生动的花鸟人物,横枋内的民间故事或戏剧人物等等。

  以人物为主的题材,内容包括神话传说、戏典图谱、民间故事、习俗等。神州传说有“八仙过海”、“南山求寿”、“蟠桃宴会”等,戏曲有“郭子仪拜寿”、“包公断案”、“古城会”、“刘备招亲”等,民间故事习俗内容丰富多彩,如“彩衣娱亲”、“春香闹学”、“牛角挂书”、“负薪苦读”、“五子登科”、“百子图”、“五谷丰登”、“羲之养鹅”、“太白醉酒”、“东坡题壁”、“十八学士”等等,人物题材在所砖雕中被论为精工细作的中心,因此比较用心,精致的雕刻,注重层次和变化,富于装饰趣味。后来,经过文革的浩劫,在我们这一代更要把砖雕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经过20多年的努力艰苦创作,徽派砖雕这一古老的艺术在我们手中越来越放光彩,在现代装饰中多用于居家室内,大型酒店中处处可见,徽派砖雕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焕发出生命力。